Friday, April 19, 2024

外媒熱炒外資撤離?不實!調查顯示:在華外企對中國市場信心不減

在本輪疫情期間,有關外資撤離中國市場的報導不斷見諸國外媒體,事實真的如此嗎?《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多家外資企業和商會後發現,他們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並未動搖,且已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挖掘潛在的巨大機遇。

在國際經濟與政治格局影響之下,產業鏈供應鏈逐漸呈現區域化、近岸化、當地語系化的發展趨勢,新冠疫情對企業的佈局和發展也形成了進一步考驗。

近期,中國市場對於外資企業是否還有吸引力的討論開始出現。然而,《國際金融報》在採訪多家外資企業和商會後發現,中國市場仍是外資企業期待深耕之地,特別是貫徹“在中國,為中國”發展策略的企業,均認為中國市場有巨大機遇,仍舊不斷加快在華業務的發展步伐。

此外,隨著中國經濟格局進入新的發展週期,外資企業也開始進一步思考:應當如何加深對中國市場的認知程度,深度參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當中去?

企業供應鏈佈局更求韌性

近年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平穩上升,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國。

不過,外資撤離中國的報導不斷見諸外媒,此輪疫情期間,類似聲音也不少。

今年5月,中國歐盟商會稱,23%企業會員因疫情防控,考慮將投資從中國挪到其他國家。

近期也確實出現了如晶片廠商安森美(OnSemi)、從事旅遊房屋租賃業務的愛彼迎(Airbnb)等外企離華的個案。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近年來,中國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在硬體和軟體上顯著進步。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此前上海的停擺,對外資的信心造成衝擊。

“外資最大的擔憂並非疫情本身,而是政策的不可預測性。此輪疫情之後,跨國企業會把全球供應鏈多元化作為一個緊迫的戰略問題來考量。如果說過去跨國企業在供應鏈上更加關注效益和及時(Just in time),今後會更關注供應鏈的韌性,並願意接受經營成本的適度提高,以達到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目的。新冠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迫使不少跨國企業為了滿足訂單而臨時調整供應鏈,把原來在華生產的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國。此外,由於地緣政治原因,跨國企業迫于本國政府的壓力,或許會將某些敏感產品的生產遷回國內或到其他國家。”鄭藝表示。

面對新常態,企業經營需要考慮的維度側重已經發生變化。“後疫情新常態下,RCEP、中歐CAI等新的區域間合作悄然改變著全球經貿格局,也讓全球供應鏈佈局向著區域化、敏捷化、數位化、多元化的方向加速演變。與疫情前企業更多以效率優先、服務水準、可持續性作為供應鏈的重點相比,現在新形勢下,越來越多企業更關注韌性和市場可獲得性,推動供應鏈設計理念從效率最優到平衡佈局。”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何大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近期召開的“製造業外企在華投資的前景”國際論壇上稱,針對外商在華投資的形勢,可以從國家、企業、城市三個角度進行觀察。

“從國家層面來看,影響外商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外資企業對於是否繼續留在中國市場仍然持有不同看法。從企業層面來看,隨著國際形勢日趨複雜,有些外資企業提出採用‘中國+1’計畫,即在利用中國市場機遇的同時,分散供應鏈風險,關於中國和周邊國家產業鏈供應鏈之間的關係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從城市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原材料供應、交通運輸條件、勞動力條件、市場條件均成為外商投資特別是製造業投資選址落地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綜合評估上述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郭萬達表示。

郭萬達認為,應全面客觀地看待外商在華投資的發展趨勢,以更好地應對當前中國利用外資所存在的問題。

中國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

受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穩外資確實面臨挑戰。但最新資料證實,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仍舊保持增長,一些外資企業加碼在華佈局的腳步不變。

中國商務部5月12日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8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76.3%、53.2%、80.4%。

同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就中國歐盟商會有關外資撤離的調查結果回應稱,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都帶來了挑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動能。開放的中國大市場,也將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我們將堅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服務體系,提高精准服務水準,為廣大外資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從國家到地方,正在密集採取措施,在落實已出臺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同時,進一步加大支持。這些舉措為外資企業投下“定心丸”。

“疫情之後,中國仍然會繼續成為跨國企業青睞的製造基地之一。”鄭藝表示,絕大部分美資企業仍然看好中國市場,希望能在華有長足的發展,他們希望中國能繼續對外開放、政策環境更穩定和透明、法制更健全、基礎設施繼續完善、消費者購買力不斷提高、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能得到落實。不少美資企業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其產品部分或全部出口,他們希望中國的經營成本繼續保持競爭優勢、進出口關稅合理、物流高效。此外,美資企業希望不受地緣政治和民粹主義的影響,希望承擔企業責任,為當地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2022年3月,中國美國商會發佈《2022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0%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仍是全球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66%的受訪企業計畫今年增加在華投資,83%的公司沒有計劃將生產轉移出中國,或者不在中國採購。

《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期採訪多家外資企業,徵詢意見,這些企業也都表達出對中國市場持續的信心。

4月期間,儘管上海疫情仍舊嚴重,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表示,霍尼韋爾深耕中國市場近90年,疫情不會動搖公司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由衷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強大韌性以及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願景。近年來,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給霍尼韋爾帶來了新的機遇,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正在加快步伐”。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快速長足發展,在亞洲地區和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顯著提升。雖然新冠疫情的暴發給全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經濟依然重新走上了正軌,並成為世界發展重要的穩定器和動力源

阿斯利康自1993年進入中國,將總部設在上海,多年來持續加大在華投入。王磊稱,作為一家植根於中國近30年的跨國企業,阿斯利康將堅守“在中國,為中國”的承諾,擴大戰略佈局,深化政企合作,積極發揮國際橋樑作用,持續立足上海的重點項目如進博會等,加大在生命健康領域國際資源對接的力度,“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

LinkedIn(領英)全球副總裁、領英中國總裁陸堅也表示,中國始終是領英至關重要的戰略市場。在領英超過8.3億的全球會員總數中,中國會員數量達5600萬。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增長引擎,蘊含著巨大的機遇。

“在中國市場的7年間,我們觀察到,中國城市正在努力轉變為全球創新中心和世界經濟的重要貿易、投資和商業中心。領英中國總部位於北京,並在上海和深圳均設有辦事處。我們將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致力於為本土客戶提供更貼近所在市場需求的服務。在中國‘雙迴圈’發展戰略背景下,我們堅持‘在中國,為中國’,挖掘中國市場需求,説明本土客戶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並拓展國內外的業務發展。”陸堅稱。

“當前全球疫情延宕反復、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加劇,抓住新機遇、尋找新增長點,是跨國企業共同的心願。很多跨國企業在華投資的意願還是非常強烈,並把中國市場作為戰略發展重點。他們對長期投資中國抱有信心,期待拓寬合作領域,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何大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中國馬來西亞商會上海副會長許順利來到中國已經有20多年,他親身經歷中國市場在營商環境以及商業模式上的改變,也目睹外資企業成為中國市場主體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為中國”已經成為諸多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主要策略。

“中國市場巨大,一些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有很大的利益空間和依賴度,撤走對其自身不利,因此也不會離開。”許順利告訴記者。

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在“製造業外企在華投資的前景”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吸引外資方面依然保持一個較好的發展態勢,但在區域上呈現出結構性差異。歐美國家對華投資意願有所下降,但亞洲國家對華投資熱度不減。日、韓等國家抓准了中國產業升級的機會,不斷深度佈局中國,如三星在中國加大半導體的投資等。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丁可稱,疫情對在華日企造成衝擊,但圍繞全球產業鏈的中日經貿合作依然具有韌性。他表示,當前,全球供應鏈中的中日合作逐漸形成了兩大模式:一是日本企業形成圍繞中國市場的“地產地銷”,在中國國內打造一條從設計、研發、生產到銷售,相對獨立的供應鏈,“地產地銷”型供應鏈中的日企,從中國轉移的意願很低;二是分散中國風險的新型供應鏈,但由於中國的加工配套優勢,新型供應鏈仍然無法徹底排除中國因素。

“全球供應鏈是否真正會從中國轉移,是多重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未來影響中日產業鏈合作的因素,有兩點值得特別關注,一是地緣政治風險,它將推高貿易成本,是阻礙中日合作的最大障礙。二是貿易協定,如果成功簽署和有效執行高水準貿易協定,將會有效降低貿易成本,推動產業鏈合作走向新的層面。”丁可認為。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玄相伯指出,儘管當前營商環境有些艱難,但中國市場對於韓資企業仍具有重要性。現階段韓國企業對華投資是以高端製造業為主,目的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因此,預計短期內,韓國企業不會大規模搬遷到第三國,但韓國企業在中國新增投資有可能會維持現有規模。

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商業競爭力研究部部長阮明濤表示,基於巨大的市場、良好的設施、便利的航運等優勢,中國仍然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東盟國家已經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並逐漸成為企業進行供應鏈多元化佈局的熱點區域。投行瑞銀認為,東盟是一個具吸引力的投資點,外國直接投資的正淨流入東盟是全球逆風背景下韌性的標誌。阮明濤所在的越南,已經引發“未來越南製造能否取代中國製造成為新的世界工廠”的話題討論。

阮明濤坦言,東盟國家與中國在某些領域處於競爭位置,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都制定了吸引外資的政策。但相較而言,中國的優勢還是不可忽視。如果中國能夠做好定位,控制好疫情,投資者的信心得以恢復,在中國進一步加大投資的意願也會增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表示,在促外貿穩外資方面,中國具有全產業鏈的優勢,但未來仍需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降低貿易成本。

曹鐘雄則認為,當前中國營商環境總體穩步提升,應當理性看待製造業外企外遷,我們在加大改革的基礎上,優化外資發展環境,加大新興產業佈局、吸引更多外資來華補鏈延鏈。

與中國市場共成長

後疫情時代,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依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不過和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中國營商環境和政策條件都發生了改變,外資企業也需與時俱進,以變化的視角將企業發展與中國市場實際相結合。

何大勇表示,在中國的跨國企業需要重新加深對中國市場的認知,深度參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當中。在未來,想要繼續贏在中國,跨國企業需要從“Think global,act local”向“Think local,act global”轉型。

他具體解釋稱,首先,建立適應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其次,快速地回應中國消費者本土化的需求,通過積極地授權縮短決策鏈,減少總部的審批的流程;再次,將中國繼續視為創新突破的前沿陣地和全球創新的能力中心,積極整合本土化的創新人才、知識和能力,以及產業鏈優勢,實現中國製造惠及全球;最後,在企業社會責任和價值創造的層面,融入中國發展的大勢。在追求自身商業目的的同時,利用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能夠促進社會和社區的進步。

陸堅則稱,中國經濟有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在華外企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在跨國新迴圈格局中的結合部與樞紐作用,把握經濟新趨勢,在中國分享更多機遇,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曹鐘雄指出,諸如製造業等外資外企需要深入切入當前中國產業升級、數位化轉型和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強鏈的強大需求,優化區域佈局,找到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和投資機會,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國際局勢和疫情發展背景之下,外資企業在華發展如何尋求更強的韌性更加重要。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認為‘韌性’是下一個十年的核心關鍵字之一。”何大勇表示。

何大勇認為,為解決全球化語境下的種種不確定性,面臨全新商業投資環境與市場,企業應當堅持提前預警、敏捷回應、分散緩衝、融合創新、平衡致遠的能力。

鄭藝認為,新冠疫情是百年一遇的災難。經歷過這起“黑天鵝”事件之後,企業必須從風險管理角度進行反思和規劃。無論是原材料、零部件、生產加工、銷售市場等各個經營環節都需要實現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也許在短期內,‘韌性’和‘效益’相互矛盾。但從長遠來看,經營的可持續性會給企業帶來更長久的效益”。

許順利則認為,經營企業要思危思變,“曲”中求全,迂回變通。在危機中尋求答案,多一份主動,適應變化。類似疫情考驗中,中小企業比大型企業會遇到更多困難,更應該採取靈活的方式,進化應對,進行模式創新。

作為企業的關鍵資源之一,人才資源在企業經歷危機後復蘇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

陸堅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格局進入了新的發展週期,資本的跨國迴圈流動形態面臨重塑。領英調研發現,38%的中國企業表示,受疫情影響流失了更多人才,這實際上正是“危機”的一種信號。但同時可以看到,越是人員構成多元化的企業,面對危機的韌性與抗風險的能力越強。一旦度過風險期,企業便可快速進入復原階段,把疫情的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正因如此,78%的亞太地區企業已經採取措施,建立更加多元包容的人才團隊,這一比例在中國更是高達85%。這實際上是不少企業在尋求提升韌性中所採取的手段之一。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在疫情考驗後變得更為緊密,進一步維持好這些關係,是企業能維繫重要資源,持續增強韌性的關鍵。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Stay Connected

628,632FansLike
13,288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