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香港)招展中心冀成大湾区前沿思想阵地 香港经济导报“危与机——港深协同应对关税壁垒”高端沙龙成功举办

图片说明:5位演讲嘉宾获颁“经导智库”专家聘书。

5月8日,香港经济导报、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区联盟在香港举办主题为“危与机——港深协同应对关税壁垒”的高端沙龙,来自港深两地学界、商界的参会者济济一堂,进行思想碰撞和见解分享。

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各项主张,让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各国贸易策略也在顺势调整。香港和深圳,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香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超级联络人”。深圳的进出口2024年已突破4万亿大关,在内地外贸城市中排首位。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再掀波澜,全球贸易格局充满变数!香港与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如何化“危”为“机”?

本次高端沙龙特邀深港两地5位专家,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陈凤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贸易与开发中心主任余宗良、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深圳跨境电商协会会长王馨、香港创科发展协会创会主席陈迪源,聚焦关税壁垒的实战应对策略、港深产业协同的创新路径、跨境电商与供应链破局之道三大主题进行观点分享。

中国已经从“被动”到“自主反击”

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陈凤翔带来了主题为“由关税战看到中国已经赢了”的演讲。他回顾了中美之间贸易历史,指出“历史是何其相似”,对于美国的贸易战,中国已经从“被动”到“自主反击”。

“特朗普归根到底是一个商人,他是用‘生意人’的思维管理国家,在他第二次竞选美国总统期间,他就已经在考虑怎么赚钱,他在公众面前极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但他的心并不站在国家治理的立场上。”陈凤翔表示。

港深合作打造单一自贸区的先行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贸易与开发中心主任余宗良带来主题为“深港合作探索插上‘单一自贸区先行区’的翅膀 推进更高水准的制度创新”的主题演讲。余宗良表示,“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高频词”。香港和深圳的现状,就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香港和深圳一直在加强合作,缝合边界地带,比如前海+河套+沙头角,香港北部都会区,口岸经济带等等。

香港和深圳可以从三方面再升级合作——打造单一自贸区的先行区: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边境+边境内措施等进行先行示范;梯度推进加快:前海、河套、沙头角、口岸经济带、大运科教城、光明科学城平台、北部都会区,选择性到全域;分步骤、分领域:额度管理,专业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港币人民币的额度内自由兑换、科研设备人员的更广范围流动等等。”余宗良表示。

香港深圳扮演各自不同角色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发表主题为“试论港深在国际经贸斗争中的文武之道”的演讲。他表示,特朗普2.0时代贸易战是一种“新打法”。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在本轮贸易战中,香港首先是防守,自我保护,再扮演“缓冲区和桥梁”的角色。而深圳在本轮国际经贸战中扮演的角色是“斗争第一线”。深圳拥有像华为、大疆这样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在此轮贸易战中大有作为。

中国平台与中国卖家拥有巨大的韧性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发布主题为“全球关税战下的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与应对”的演讲。王馨先介绍了全球电商格局,并阐述了自己对全球关税战的影响、深港跨境电商的机会与挑战、出海策略的未来演进等话题的看法。

即便跨境企业面临这么多的挑战,王馨认为,中国平台与中国卖家拥有巨大的韧性。在中美贸易重税模式下跨境电商将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

王馨表示,深圳跨境电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政策扶持,深圳对跨境电商实施多项优惠政策,提供税收减免和创业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产业集群,完善的电子、制造产业链,企业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高效协同和创新;第三,物流便捷,深圳地处华南,海陆空交通便利,众多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确保商品快速出口全球;第四,平台资源,深圳集聚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为商家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

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香港有哪些优势?王馨表示,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与自由贸易港的角色,香港在全球供应链与贸易网络中的战略位置。跨境电商带给香港的机遇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资本流通与金融服务,二是物流枢纽与分销网络,三是品牌出海与市场开拓。

那么,香港如何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经济?王馨表示,一是政策支持与合作:利用CEPA协议及其他优惠政策,鼓励港商进入内地市场;二是互联互通与资源整合:加强与大湾区内城市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一体化生态系统;三是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引入先进技术解决方案。

世界不会跟随美国

香港创科发展协会创会主席陈迪源发表主题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世界不会跟随”的主题演讲。

陈迪源认为,美国一系列关税政策,会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企业面临低效率、不确定性;成本增加,关税转嫁至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甚至有经济衰退风险等后果。中国的战略应对包括多管齐下策略、反制措施、经济调整、“双循环”战略、科技自给自足、加强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寻求更广泛的联盟。

陈迪源表示,科技创新是香港建立经济“免疫力”、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为什么是科技? 因为科技会建立韧性、创造新价值、提升效率、新经济动力。港深需要协同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冲击,香港和国际联系紧密,是众多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在知识产权领域和金融领域极具优势,而深圳有着制造、市场、生态系统的优势。

5位嘉宾主题演讲完毕,现场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高端沙龙嘉宾获聘成“经导智库”专家

活动开始,由香港经济导报执行总编辑、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区联盟理事长康剑波致辞。康剑波介绍了经济导报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的创刊故事,“经济导报自诞生起就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出版物,它自带特殊的‘重商好客’基因,是联系香港、内地乃至全球华人精英的桥梁和纽带。虽然时移世易,但是经济导报骨子里流淌的自立自强、重商好客、开放包容、敢于直言、坚持专业操守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经导人,铸就了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康剑波表示,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违规、无理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带来严峻挑战。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深圳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城,在美国新政府关税战冲击下,其影响和作用无疑是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深知:破解困局不能仅靠单点突破,更需要跨界智慧的激荡与系统思维的融合。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作为几代国家领导人关心重视的国际传播平台,也是唯一能够同时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三地公开发行的新闻媒体,经济导报愿秉承国家使命,聚合众人之力,恪尽媒体之责,汇聚港深两地的智库先锋产业领航者规则解读者,将学术研究的预见性、企业实践的敏锐度、政策设计的全局观深度融合,为双城破局提供多维度的解决方案。康剑波进一步表示。

非常媒體 Veri-Media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

 
喬峰
  • 本文由 喬峰 投稿,發表于 9 5 月, 2025 10:50:0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s://veri-media.io/2025/09/10/18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