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財經摘要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今年亞洲的經濟增長預測至6.5%,較4月時預測的7.6%下降1.1個百分點,因區內部分地區受新冠變種病毒困擾。不過部分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測則獲上調,包括香港及新加坡等,預計香港GDP增長6.4%,相對之前估計的4.3%明顯上升。內地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則分別為8%和5.6%。

2. 接近國會議員的消息人士稱,美國白宮告訴民主黨議員,企業加稅建議可能不包括在推動社會開支的預算協調法案內。美國總統拜登提出政綱,把企業稅率由21%調高至26.5%是其中主要承諾,而民主黨撰寫的3.5萬億美元社會開支法案也納入有關建議,作為支付開支的重要支柱。不過,有關建議遭共和黨與個別民主黨議員反對。

3. 聯儲局負責監管銀行的副主席夸爾斯(Randal Quarles)表示,美國經濟現況已經符合聯儲局訂的減少買債(收水)門檻,但現時談論加息是言之尚早。

        聯儲局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如果美國通脹未來數月保持現有步伐扳升,聯儲局可能要採取進取貨幣政策態度應對。

        克利夫蘭聯儲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認為,聯儲局不會急於在短期內加息。她對於聯儲局貨幣政策感到滿意。

        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總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聯儲局可能最快明年第三季開始加息。

4. 美國9月工業生產按月下降1.3%,預期為增長0.2%。

        美國10月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59.2,預期為60.3,上月終值為60.7。

        美國費城聯邦儲備銀行10月製造業指數為正23.8,預期為正25,前月為正30.7。

5. 歐洲最大保險公司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一旦聯儲局啟動退市步伐,投資者應預備應對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埃爾埃利安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相信,一旦聯儲局減少買債,現時波幅小及持續扳升的美國股市情況勢必有所變化,轉而成為波動大的市況。

6. 有「新債王」稱號、DoubleLine行政總裁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相信,美國明年通脹可能高於4%。岡拉克接受CNBC訪問稱,鑑於能源價格高昂,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年底前可能仍處在5%以上水平,明年也可能高於4%,主要受到房屋與工資成本上升所帶動。

7. 互聯網數據分析企業Adobe Analytics預測,美國今年零售黃金檔期的網購增長只有10%,是8年來最低。Adobe Analytics相信,新冠疫情對網購的刺激力度減弱,產品價格上升,以及貨源短缺等因素,勢必打擊美國消費者在今年零售黃金檔期的網購熱情。

8. 美國證交所(SEC)主席根斯勒表示,正研究是否限制或禁止散戶經紀券商獲得備受爭議的「訂單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以確保市場公平運作。根斯勒認為,市場要邁向零佣金,但不應該是免費的,因為免佣交易是有隱藏意義。網上經紀以免佣金交易手法吸引散戶,但有關交易的執行者實際上是高頻市場莊家,令到後者掌握大量交易資訊,衍生類似網紅股的投機活動,以謀取利益。

9. IHS Markit公布,歐羅區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58.5,高於市場預期的57.1。

10.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兼斯洛文尼亞央行行長Bostjan Vasle對路透表示,歐羅區通脹有可能超過預期,因此歐洲央行需要密切監控物價漲勢,並應在明年3月結束緊急資產收購計劃(PEPP)。

11. 英國9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上升0.3%,預期為漲0.4%;按年上升3.1%,低於8月及市場預期的3.2%漲幅。

12. 美銀證券的月度基金經理調查顯示,由於對通脹和中國的悲觀情緒進一步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10月投資者對債券市場的配比降至紀錄低位。該行表示,相比歷史水平,投資者現在超配通脹資產,如大宗商品、銀行股

13. 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已經開發一個亞洲綠色債券基金,將全球中央銀行的儲備金引向亞太地區的綠色項目。BIS發表聲明指出,該基金將為中央銀行提供一個渠道,投資於符合嚴格的國際綠色標準的主權國家和企業所發行的債券。

14.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投資總監伊瓦岑(Daniel Ivascyn)證實,PIMCO已涉足加密貨幣領域,並計劃逐步加大對數字資產的投資,目前PIMCO的一些對沖基金投資組合,已經在交易加密貨幣相關的證券。

15. 畢馬威發布《2021年中國首席執行官展望》調查報告,發現儘管疫情傳播使全球經濟復甦依然面臨不確定性,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們(CEO)對本土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前景的信心大幅回升。調查顯示,近80%的中國CEO表示,對未來3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抱有信心,已超過疫情前的水平。不過,受局部地區疫情反覆、宏觀調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面臨的壓力有所加大,企業高管對經濟的信心較年初有所回落。

16.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在近期上升,同時市場下調經濟增長預測,但認為談不上「滯脹」,發達國家整體經濟增速仍較樂觀;至於中國,由於經濟與消費結構有變,需求在回落,對內地明年出口反而更謹慎。

17.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他不會將中國的投資提議「拒之門外」,即使有部分保守黨議員有所顧慮。約翰遜稱,「中國是我們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龐大組成部分,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天真地去對待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英國政府曾表示,歡迎中國公司投資英國經濟的非戰略行業,但約翰遜未有說明具體如何劃界。他指出,要看如何去定義戰略性。

18. 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提到,英方不可以在包括核電和5G網絡等關鍵基礎建設上過於依賴中國,而應該尋求與「思維接近」的夥伴共同建設。卓慧思稱,在關鍵基建上不能依賴高風險的供應商,而要確保跟可以信賴的夥伴合作。分析認為,卓慧思的言論顯示,即使英國不會將中國投資拒於門外,但中方只能在非戰略領域投資。

19. 路透引述美國國會取得的商務部文件報道稱,雖然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與晶片生產商中芯被納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但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期間當局批出總值約1030億美元予兩間公司,以取得美國的技術出口許可。

20.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監管機構建議網約車公司滴滴、中國貨車資訊平台滿幫及招聘網看准考慮到香港上市。

21. 針對近期動力煤等主要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價格齊漲,中國證監會晚上表示,將指導交易所採取提高手續費標準、收緊交易限額、研究實施擴大交割品的範圍等措施,堅決抑制過度投機,杜絕資本惡意炒作。

22.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1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設計和用途主要是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國際使用相對複雜,涉及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等法律問題,國際上也正在深入探討。鑑於跨境使用的複雜性,數字人民幣當前以滿足國內零售需求為主。

23. 高盛對2021至2022年大部分亞洲市場的盈利增長轉為謹慎,尤其是對中國和香港。該行將中國A股明年每股盈利增長預測由18%下調至9%,將港股每股盈利增長預測由18%下調至15%。高盛亦將MSCI亞太(日本除外)指數今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下調至32%、明年下調至9%,之前預測分別為34%和11%,另預計2023年盈利將增長9%,主要風險包括疫情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政策、全球供應中斷和通脹成本。

24. 瑞典電訊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宣布,計劃削減在中國的業務。愛立信財務總監梅蘭德(Carl Mellander)接受路透採訪時說,該公司來自中國的營收佔比已經從10%至11%降至約3%,這抵消了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因美國政府壓力退出幾個國家後,愛立信填補華為留下的市場空白帶來的營收增長。削減中國業務標誌着在中國已經逾百年歷史的愛立信的一次小規模撤退。愛立信行政總裁Börje Ekholm上月曾誓言要加倍努力,重新獲得中國的市場份額。

25. 穆迪表示,給予中國政府擬發行的高級無抵押美元債券「A1」評級。該評級與中國的發行人評級「A1」一致,展望穩定。

26. 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發電6751億千瓦時,按年增長4.9%,增速比上月加快4.7個百分點。今年首9月,發電6.07萬億千瓦時,按年增長10.7%。分品種看,9月份,火電、風電增速加快,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速放緩,水電降幅收窄。其中,火電按年增長5.7%;水電下降0.3%;核電增長4.3%;風電增長19.7%;太陽能發電增長4.5%。

#財經 #市場 #焦點 #摘要 #環球

非常媒體 Veri-Media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

 
Veri-Media
  • 本文由 Veri-Media 發表于 25 10 月, 2021 09:59:5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s://veri-media.io/2021/25/09/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