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香港金管局近日頻頻入市。資料顯示,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金管局已經36次從市場承接港元沽盤,同時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亦跌破千億港元大關。
對此,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中表示,香港金融市場並未因進入加息週期而出現明顯異常,市場層面的這些變化是“整個聯繫匯率制度設計的一部分,利率的變化體現了我們制度的設計,這些都在我們預期之中”。
許正宇表示,過去數十年,聯繫匯率制度運行順暢,香港金融市場呈現出極大的韌性。
今年以來,在通脹壓力、利率環境上升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新股市場表現都相對疲軟。安永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銳減,共有630家企業上市,籌資954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46%和58%。
10月19日,港交所發佈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有關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的諮詢檔》,擬對“特專科技”公司開放新的上市通道,鼓勵處於初創期的“特專科技”公司在聯交所上市融資。諮詢期為兩個月。
為了吸引大型科技公司來港上市,2018年4月,港交所大刀闊斧地放寬了上市條例,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港上市。同年港交所修訂了《上市規則》,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為未盈利和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開了上市通道。
許正宇指出,2018年港交所的上市改革成效顯著,在短短數年內,香港已躋身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融資中心,“如果現在更大範圍地讓一些硬科技的企業來香港上市,可能跟生物科技類有些差別。這些硬科技公司沒有比較客觀或者統一的標準,讓投資者去評估他們未來的盈利能力或者發展潛力。我們正在研究,希望有一定的想法之後能夠諮詢市場,讓大家知道我們怎樣去做好監管與發展之間的平衡。”
“一直以來,我們這個市場都是開放的,任何符合規則和要求的企業,都歡迎來香港上市,而且香港的上市制度背後就是我們的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能夠支撐起這些企業,”許正宇說道。
“在預期之中”
21世紀:香港金管局近期多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盤,銀行體系總結餘已跌破1000億港元。全球加息週期對香港金融市場以及資金出入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
許正宇:剛才你說的一些情況,其實是我們整個聯繫匯率制度設計的一部分,聯繫匯率(制度)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了差不多40年。而且,我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加息週期,所以從這個角度,包括你說的銀行結餘的情況,也包括香港利息,其實都是我們整個制度設計的一部分。
現在國際的情況,其實也給予機遇來更好地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包括從境外的人民幣發債的角度, 因為過去很多發行人可能更傾向于用美元發債,因為美元的利息相對較低;但隨著美元利息往上走,人民幣的利息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可能現在是一個來用人民幣發行債券的時機。我們希望從這個角度來抓緊機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我們在9月和廣東省大灣區辦合作,希望推動內地企業更多地來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用好香港債券市場。
21世紀:因此,這個加息週期並未讓香港的金融市場或者資金流向帶來比較明顯的異常?
許正宇:對,因為過去一直以來,不管怎麼樣,其實體現的就是香港金融市場極大的韌性,而且利率的變化其實也體現了我們制度的設計,這都是在我們預期之中。
監管與發展的平衡
21世紀:香港如何利用好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的獨特定位,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您如何理解在全球政經形勢風雲變幻的背景下,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
許正宇:大灣區建設給我們極大機遇來推動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讓我們的金融專業服務優勢能夠更好得去服務國家和實體經濟。
第一,從互聯互通的角度,2014年以來,我們有股票通、債券通,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宣佈了ETF通、利率的互換通。其實香港在與內地的互聯互通上走得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廣。一方面從過去的現貨到現在的衍生品,從一開始的股票到債券。這個趨勢也給予我們很大的機遇。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最近提出了三個大的舉措,包括在股票通裡加入國際企業,在境外研究推出國債期貨,以及在股票南向通允許投資者能夠直接用人民幣去購買香港的人民幣櫃檯裡的股票。這是互聯互通2.0的一個新時代,香港在推動與內地的對接和市場融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除了互聯互通,還要加大或促進兩地的投融資活動。我們最近也宣佈和前海在私募基金方面的合作,金融不單只是為金融而生,也要支援和支撐實體經濟。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科技是一個很大的主題。很多私募基金瞄準的就是一些新興產業。我們希望通過兩地的私募基金合作能夠更好地去對接金融和科技。我們一年多前推動的有限合夥基金,已經有超過500家這類基金,而且這些基金的標的都和大灣區科技有關。
第三,讓整個金融的價值鏈能夠建立起來,比如一些私募基金投資了一些科技企業,後續也需要退出。讓這些企業能夠更大範圍地去吸納更多的投資者和股東,我們也在積極推動主機板的(上市)規則的修訂,讓一些硬科技(公司),就算沒有盈利和收入,也能夠在主機板上市。這也是配合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策,讓一些科技企業能夠通過香港作為融資平臺去更好地發展。
21世紀:您剛提到的允許未有盈利的這些硬科技公司來港上市,特區政府在其中需要考慮和平衡哪些因素?
許正宇:第一,我們看一下過去做類似動作的成效。2018年,我們讓一些生物科技類的企業,在沒有收入盈利的情況下,能夠在香港上市,成效是顯著的。目前我們上市公司總市值裡面,有五分之一和這類企業有關。它們一般是需要前期投資比較大的企業,而且如果以這些公司IPO融資額的角度,占募集資金的比例大約是四分之一。我們已經是美國以外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類的集資中心。
第二,如果現在更大範圍地讓一些硬科技的企業來香港上市,可能跟生物科技類有些差別。雖然它們都沒有收入盈利,但生物科技類的企業有一些客觀的標注,比如一些不同發展(階段)的里程碑,包括在某些階段產品拿到的一些認證,臨床的許可等等。但是如果是比較大範圍的硬科技,可能他們沒有這些客觀的里程碑。從投資者的角度,投資一個東西,必須知道價值大概是多少或者未來預期價值是多少。過去如果一家公司有盈利收入,還是比較容易去估算。但這些硬科技公司種類比較寬泛,而且也沒有比較客觀或者比較統一的標準,讓投資者去評估他們未來的盈利能力或者發展潛力。所以怎麼做一個平衡?我們正在研究,希望有一定的想法之後,能夠諮詢市場,讓大家知道我們怎樣去做好監管與發展之間的平衡。
“迎四方客”
21世紀:一直以來,香港股票市場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樞紐。內地企業占香港上市公司的總量、股市成交量不斷提升。近日,5家上市公司同步官宣擬將美國存托股份(ADR)從紐交所退市,此舉對於香港鞏固上市集資中心地位有何意義?
許正宇:一直以來,我們這個市場都是開放的,任何符合規則和要求的企業,都歡迎來香港上市,而且香港的上市制度背後,就是我們的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能夠支撐起這些企業。我們一直以來推動不單只是中概股,也包括其他的企業來香港上市。今年年初,我們優化了第二上市制度,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來香港上市,另外我們也去東南亞出訪,希望當地的企業和政府機構能夠多瞭解香港的這種優勢,更好地利用我們的這些服務。從宏觀的角度,其實我們是迎來四方之客,開著門做生意。
21世紀:對於東南亞的企業而言,他們以往可能會優先選擇去新加坡上市,香港有哪些獨特的優勢或者賣點吸引他們?
許正宇:第一,有很多的亞洲企業,其實他們都是瞄準中國市場,我們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來香港上市,對於他們以後進入內地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第二,最近中國證監會推出三個大的舉措,包括在滬深港通裡放入國際企業,這對很多東南亞地區的企業來說,在香港上市能夠吸納的不只是國際資金,也能吸納來自內地的資金。這對於他們的估值、流動性有很大的支持。
第三,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東南亞地區的企業,香港是國際集資融資中心,我們希望吸納各種各樣的企業。這對於提升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有很大的幫助。
私募基金樞紐“三部曲”
21世紀:作為亞洲的財富管理中心,去年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規模達35.5萬億港元。特區政府近年來多管齊下推動私募基金業的發展,據瞭解政府正與內地機構研究在前海,推動私募基金的“互聯互通”,具體構思是怎樣的?
許正宇:一直以來,我們的私募基金市場是很蓬勃的。以吸引私募基金彙聚來說,在全亞洲香港是排在第二,(緊跟)內地後面,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讓不同地區私募基金公司落戶。我們有一個“三部曲”的策略,首先是推動他們落戶香港,包括推出有限合夥制度,讓基金註冊更加方便。在短短一年多,已有超過500家基金在香港成立。第二我們有稅務豁免,給予這些私募基金附帶權益100%的稅務豁免,第三就是給一些已經在境外成立的老基金,提供一個拆遷回流的機制,他們不用改變原來的法律架構。
下一步,我們要加大跟內地聯通,因為很多基金的很多標的都是跟大灣區(內地)尤其是科技(領域)有關。我們怎麼樣去把這個線連起來,讓香港註冊的一些生物基金能夠更容易在內地落戶,而且投資內地的一些科技或者行業專案。這也是我們推動的一個方向。這次我們跟前海合作的一個獨特地方,其實也是一定的制度對接,因為他們是某種程度上認可了我們的有限合夥制度,讓他們以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的身份更快地在內地落戶。而且,這次的綜合政策包是聯合發的,我們和前海管理局一起做的。我希望這只是開始,日後可以跟深圳或者前海更緊密的合作。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