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錨定“工業立市”戰略 4萬億新征程奮力開啟

“4萬億”新征程,深圳施工藍圖徐徐展開,工業、製造業成為了關鍵字。

“到2025年,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新經濟發展國際領先,在構建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深圳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定下了目標。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深圳經濟遇到挑戰。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7%,增速在國內GDP十強城市中墊底。經濟減速指向了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

知不足而後進。今年4月發佈的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將“製造業”與“立市”放在一起。可查資料顯示,這是2001年以來的首次,報告還以製造業單獨成章,指向“開創深圳改革發展新局面”。

隨後,一系列相關政策檔先後出臺。5月,深圳發佈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提品質的30條舉措,明確“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爭創製造強市新優勢”;6月,深圳發佈《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點名“20+8”產業;同月,深圳科創委等三部門聯合發佈《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畫(2022-2025年)》。

連番舉動,提振了深圳製造業的信心,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為此,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元深圳本土製造業代表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進一步探討深圳製造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深圳製造強市具有示範效應

先看一組數據:2021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4%,這是近十年來製造業比重連續下降後的首次回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製造業資料“逆勢”上漲,呈現出其在“穩增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品質強國建設,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製造強國的大背景下,地方層面也在加快出臺鼓勵製造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廣東、浙江、江蘇、安徽等省份紛紛提出“製造業強省”相關部署。其中,廣東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製造業立省不動搖”、“加快實現從製造大省到製造強省的歷史性轉變,推動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廣東省內,在深圳提出“堅持製造業立市之本”前,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廣州,在今年1月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

深圳市先行示範區經濟組專家、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和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經濟基本盤,穩住製造業,實際上就穩住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載體。深圳提出“堅持製造業立市之本”、“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等,呼應了中央對當前經濟的判斷,也契合廣東省打造“製造業強省”的要求。

當前,中國城市工業已進入萬億元時代,深圳是唯一一個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且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的城市。

資料顯示,2021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到4.13萬億元,連續3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全部工業增加值1.04萬億元,僅次於上海。另外,2021年,深圳新增規上工業企業超1760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4家,排名全國第四;新增19個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排名全國第一。

“作為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我國的工業重鎮,深圳強調‘工業立市、製造業強市’,具有示範效應。”曹鐘雄表示。

深圳製造的優勢與挑戰

在全國和全省製造業發展大局中,深圳聚焦製造業是重要一環。立足自身實際,強調“工業立市、製造業強市”是深圳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需要。

縱觀深圳40多年來的發展,工業尤其是製造業一直是支持深圳高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三來一補”起步,深圳打下工業的底子;從模仿創新為代表的工業化到立志騰籠換鳥,淘汰低端落後產能,深圳獲得“世界工廠”的名號;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圳製造”已經踏進新的發展階段。

新發展階段下,深圳要“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爭創製造強市新優勢”,則需要摸清製造業的優勢與不足,實現揚長避短。

站在整個製造業層面看,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院長任頲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製造業具備四大重要特徵:一是配套完備,產業鏈牽引能力強;二是產業的引領性、創新性、前沿性比較強;三是先進產業的反覆運算比較快,外溢效應明顯;四是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比較突出。這些基本特徵都反映了深圳作為大灣區範圍內先進產業發展引擎的作用正在不斷強化。

作為本土企業,科達利在深圳創立、紮根,發展成國內外領先的電池精密結構件製造商,見證了深圳製造業的發展歷程。

科達利董事長勵建立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製造業具備三大優勢:先發優勢、視窗優勢、創新優勢。他介紹,首先,自改革開放起,深圳製造業的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從早期的來料加工,到後來的自主製造,再到現在的高端智造,相比其他重要城市,深圳的先發優勢都是非常明顯的;其次,深圳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深圳製造業自然就成為了與世界製造業對接的視窗,反過來,也讓深圳製造業比其他重要城市更加敏銳,更接近世界水準;第三,深圳製造業的科技水準實現了由低到高的轉換,特別是近十年來,深圳製造業加速向高端智造邁進。

不過,近年來,深圳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也存在一些挑戰和不足。

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還需要時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後勁和附加值還需增強,製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仍然呈下滑態勢。”另外,《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畫(2022~2025年)》檔點出,深圳製造業“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均衡、單一產業比重過高、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不夠等問題,亟須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領軍企業集群、強化科技創新和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這些挑戰和不足,既有當下全國製造業發展階段面臨的共同難題,也有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深圳自身發展階段所面臨的障礙。“深圳很多製造業企業在全球的產業鏈中依然是一個‘配套者’的身份,無論是話語權還是定價權都相對較弱。”曹鐘雄指出。

另外,以工業用地緊張為主的相關配套供需矛盾時常被關注。勵建立表示:“在工業用地方面,深圳當前滿足不了企業的快速擴張需求。”

20+8”產業結構趨完善

立足發揮自身產業優勢、補強產業鏈短板、強化產業配套支持,在“堅持製造業立市之本,增強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的戰略目標下,深圳針對性地一連發佈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提品質的30條舉措、發展壯大“20+8”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畫三大支持政策和措施。

其中,發展壯大“20+8”產業的檔無疑是市場關注的重點。通過40多年發展,深圳目前已形成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今,深圳將進一步拓展到“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8大未來產業”的產業集群。

任頲表示,深圳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製造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始終堅持“工業立市”,對“產業空心化”持警惕的態度,並且始終追隨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前沿。“20+8”產業目錄,能夠看到深圳培育製造業發展的連續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具體到“20+8”產業佈局,在任頲看來,這樣的配置有一定邏輯層次,其中20個產業集群主要是對過往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新的技術發展趨勢作了細化,比如網路與通信、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終端機、智慧感測器等主要是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產業集群,在過去的發展中逐步壯大,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具備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潛力;八大未來產業反映的是當前處於起步階段,有可能在未來若干時期分階段成長為主導產業集群,並且這些未來產業反映了全球技術發展的整體方向,也是深圳未來要集中突破的方向。

曹鐘雄表示,儘管檔並未明確“20+8”產業發展的輕重緩急,但是結合深圳製造業發展情況看,發展壯大“20+8”產業主要思路可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充分發揮深圳優勢產業的引領作用,例如網路通信、智慧終端機等產業;二是針對產業鏈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環節進行補鏈;三是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鏈,從而形成規模效應,推動產業和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裡面有個關鍵字,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那就是‘集群’。”曹鐘雄補充道。

作為產業投資的專家,基石資本執行總裁王啟文同樣關注到了“集群”這一關鍵字。他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任何產業都不可能通過單個環節單點突破地去發展,而是必須形成一個產業集群,才能形成城市的產業力量。對於“20+8”產業的佈局,王啟文認為,“這次檔的出臺,基本上完善了整個深圳的產業結構。”

資本、產業紛紛行動

方向既定,如何加快推進相關產業集群的發展?受訪專家及企業家建議,應充分發揮市場高效的配置能力和深圳創新優勢,推進相關產業落地。

任頲表示,支援先進製造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宜居宜商環境的營造,需要形成面向海內外的廣泛吸引力,這都需要綜合配套的城市發展政策。

作為資本方的代表,王啟文表示,產業和創投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產業的落地,需要創投的資金來源,資金的管理也需要專業的市場化機構去落地。它會形成良性迴圈:產業好,產業有吸引力,投資增多,投資多又反過來促進一些產業的發展。王啟文表示,要繼續發揮深圳科技創新優勢,強調原創技術基礎研究以及應用技術研究,即從0到1的階段,深圳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在整個研發投入的比例不能低於30%。

深圳製造業企業更多地關注產業研發以及產業空間如何實現的問題。

匯川技術董事長朱興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產業空間的限制,深圳發展製造業必須立足高端。此外,技術也是需要開放的,需要打造產學研一條線,最終由企業讓技術落地從而實現產業化。

“為加快產業發展,建議培育一批優質龍頭企業,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現代化先進製造業園區和世界級‘燈塔工廠’。”勵建立表示,“建議堅持一個產業集群對應一份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清單,完善產業空間保障體系,堅持集中連片、集約節約,突出高端先進製造,加大園區土地連片整備力度,實施區域生態環境評價,建設一批定制化廠房,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王啟文表示,深圳各區的產業還有差異,不能要求每個區都是大而全,要根據各區的資源稟賦、區域優勢,通過市場化的力量去自然形成各區的產業重點,避免各區形成同質化競爭。這次規劃基本上每個產業在區域發展上也有側重,有考慮到各區之間的產業平衡、科學規劃的問題。

“‘20+8’產業集群覆蓋全市各區,形成跨行政區的產業佈局,這是正確的空間佈局思路,也需要形成一定的協調機制。”任頲建議,要進一步考慮和大灣區範圍周邊城市的產業集群的銜接。因為產業的集群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並不必然受行政區劃的影響,所以要因勢利導,努力促成以深圳為引擎的大灣區範圍的產業集群高地。

記者瞭解到,相關政策的發佈不但吸引了各方的關注,來自資本、產業等機構也已聞風而動。

“會加大對深圳的投資。深圳‘20+8’產業規劃出臺,將在很多產業方面填平補齊,這個給創投機構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王啟文向記者透露。

近日,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成立了深圳創投專業委員會與股權投資專業委員會。在成立大會上,委員會已經達成共識:將緊密圍繞打造深圳國際風投創投中心、服務深圳市政府“20+8”產業規劃兩大主要目標主動擔當、盡職履責,引領行業機構聚焦投資主業,支持深圳產業升級規劃。

行動起來的還有深圳製造業的代表企業。

“深圳提出要重點培育發展八大未來產業,這與中集車輛的投資戰略不謀而合。”中集車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此前,中集車輛已與深圳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共同設立深圳灣天使三期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扶持和鼓勵發展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

朱興明表示,匯川會通過持續高比例研發和高端人才培養引進,積極擁抱上游原材料的國產化應用。相信匯川也能在其中享受核心部件國產化紅利,從而成為這一產業鏈集群建設中的受益者。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非常媒體 Veri-Media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

 
Veri-Media
  • 本文由 Veri-Media 發表于 12 7 月, 2022 15:57:0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s://veri-media.io/2022/12/15/1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