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三周年特別報導•高度篇丨打造全球科創高地,繪就高品質發展典範

展翅高翔:

科創高地引領高品質發展

“若干年後,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會是意外。”幾年前,中科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說的這句話,正逐步成為現實。

散裂中子源是我國迄今為止單項投資規模最大的大科學工程,這個深藏在東莞大朗鎮地下13米至18米的龐然大物,歷時六年半才建成一期工程,占地足有40個足球場大,光安裝加速器的隧道就有600多米長,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是綜合國力的象徵,在此之前全世界僅有3個國家擁有——美國、英國和日本。

什麼是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首席科學家童欣給證券時報記者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級顯微鏡”,能在不對物質造成破壞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觀結構,材料學、新能源、醫療製藥、關鍵電子器件的突破全都用得著它。

這是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研究平臺,以前只能去日美英排隊,障礙多多,如今大灣區科學家使用散裂中子源達到前所未有的便利,依託這個平臺,香港大學研發的超級鋼驚豔世界,我國首台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也“孵化”成功,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技術性革新。散裂中子源還帶來“磁吸效應”,吸引了很多先進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人才、外籍科學家落戶大灣區。

這是近年來大灣區發力基礎科研的一個縮影,一大批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大灣區“紮堆”,形成集群之勢:在深圳,鵬城實驗室牽頭研發的超級電腦“鵬城雲腦Ⅱ”,計算能力連破世界紀錄;在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佛山,由季華實驗室研製的“佛山一號”搭乘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升空,從此太空中多了一顆“佛山星”;在江門,位於地下700米的中微子實驗站建設預期2022年完成,未來它將揭開中微子品質順序的謎底……

“2022年,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提升‘從0到1’的基礎研究能力。”2022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根據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廣東將安排基礎設施重點專案564個,除民生保障工程外,將重點聚焦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例如,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進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學城加快建設;優化提升實驗室體系,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建設,爭取一批新興領域、交叉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粵佈局。

補短板,鍛長板,迎頭追趕的基礎研究,加上高度發達的產業基礎,讓這裡成為科技創新企業成長的樂土。

追一科技是一家成長于大灣區的企業級智慧服務AI公司,其創始人兼CEO吳悅表示,大灣區是創新的沃土,開放的視窗,創新人才、資本、技術、產業聚集地,數位經濟和智慧化產業發展前沿重地,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高地。追一科技的創始團隊,也是成長、成就于灣區的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大灣區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具創新活力、潛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特別是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將為掌握核心技術的AI創業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大灣區勢必成為未來全球的硬體中心,大灣區本地所擁有的供應鏈、人才、金融體系的資源,都是世界級的。”雲鯨智慧創始人張峻彬向記者表示,雲鯨智慧于2016年成立,是近年湧現出來的機器人行業獨角獸企業。“像雲鯨智慧這類年輕的、創新的智慧硬體企業在大灣區發展,可以說在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能獲取匹配的資源,實現快速發展。”

依託科技創新,在大灣區,更多新興產業如潮奔湧,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更多動能。

高瞻遠矚:

平臺高地釋放制度紅利

早春二月,珠江之畔生機盎然,南海之濱氣象一新。

位於深圳的前海合作區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這裡享有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自貿試驗區和深港合作區“五區”疊加的政策利好,是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地。既有全國自貿試驗區共用的政策,也有前海合作區自身特有的政策,比較優勢更加突出。疊加了自貿試驗區功能的前海,簡政放權的步伐更快,金融服務開放領域更廣、力度更大,投資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更高。

這樣的平臺,其他地方或許一個都難有,但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多個,其中包括“特區中的特區”“前沿中的前沿”——珠海橫琴和深圳前海,以及廣州南沙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

橫琴和前海,一個連著澳門,一個接著香港。把時光倒流回2021年9月,僅僅相隔一天,兩大綱領性方案相繼落地: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文發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正式出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區域和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福強認為,“一國兩制”在港澳實踐多年,成效顯著。在新時代更好落實“一國兩制”構想,需要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用祖國改革發展紅利,兩個合作區可以成為港澳融入國家的重要平臺。從內地來看,當前改革開放進入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兩個合作區可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成為壓力測試區。此外,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們需要謀劃一些高端開放平臺,以點帶面支撐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深圳市港澳經濟研究會會員、深圳公共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楊海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平臺要從“一國兩制”“一帶一路”建設等視角觀察,是“一國兩制”實踐的生動範例,極大地吸引港澳同胞擁抱祖國,也是“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還是突破貿易保守主義的有力一擊,告訴全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各大平臺協同發展的要義在於,首先不要同質化競爭,更要避免低層次的競爭,因此在產業和項目選擇上要有更高層級的“設計”和“佈局”。其次,通過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加強各大平臺的高效聯繫。再者,對本區域產業發展既要有前瞻性引領,更要有保持發展的戰略定力。

天高任鳥飛:

人才高地吹響“集結號”

“說實話,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會有內地的地方政府找上門來,給錢給地,誘惑很大,但我們走不了,因為他們給不了人。比如我們需要的演算法、視覺等人才,內地很難滿足,包括在內地承接的專案,需要有後續的團隊維護,我們也試圖在當地尋找人才,但是很難找到,最後只能將部分專案外包,核心的部分需要通過深圳的團隊遠端或定期過去解決。”一家科創企業的高管向記者表示。

長期以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十分強勁,多年的產業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多層次的人才梯隊,此外不少海外人才會將大灣區作為歸國發展的第一站。據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透露,目前在粵工作的外國高端人才數量占全國1/5。

吳悅告訴記者,大灣區是創新人才的聚集地,吸引了海內外優質院校、企業、機構的科創人才生活、就業、創業。追一科技的技術研發團隊中,大部分成員為碩士和博士,既有來自灣區內優秀企業騰訊、百度、阿裡等互聯網大廠的專家和工程師,也有來自海外頂級院校的人才。

對於大灣區的人才優勢,張峻彬同樣感觸頗多。雲鯨產品研發的起步初期,離不開大灣區豐富的供應鏈資源支持,因為創新產品聚合了全新的發明,研發過程中需要快速測試和回應,只有足夠豐富、密切配合的供應鏈才能支持創新。“而當雲鯨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時候,又需要大量的軟硬體人才、生產人才、行銷人才快速加入,以及更多的資金支援,這個時候,大灣區的人才和資金優勢,又再一次發揮作用。”

此外,張峻彬表示,大灣區的交通便利,也使得人才交流的頻率越來越高。大灣區的獨特優勢也體現在國際化視野上,比如現在的深港合作,非常有利於引入全球化視野的人才,現在也有很多新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實驗室和研發中心成立,讓大灣區的智慧硬體發展能更快速進入國際化。

楊海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優勢明顯,一是大灣區自身培養人才的能力強大,擁有各類適應市場需求的教育體系。二是能大量吸引內地人才,從七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出,也可以從名校畢業生就業意願觀察。三是人才國際化趨勢明顯。

除了人才優勢外,科教也迎頭趕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及多項任務措施,例如“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近年來,大灣區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速度明顯加快,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一個重要體現和標誌性進展是:香港高校紛紛在內地設立辦學機構。目前,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已經辦學並快速發展外,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香港理工大學在佛山、香港都會大學在肇慶、香港大學在深圳等地建設或在籌備建設當中。

在深圳土生土長的小李,從深圳中學畢業後,順利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就讀本科,離家近、國際視野、中西合璧等優勢令她非常滿意當初的選擇,“我弟弟現在上初中,看到香港大學要在深圳開分校區了,我們家人都說,等他高考時應該就建好了,能趕上。不得不說,在大灣區高校的選擇還是非常豐富的。”

楊海波認為,大灣區要打造人才和教育高地,首先,需要支援本土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大灣區是全球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力量,要做到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比翼雙飛;其次,根據大灣區產業特徵,吸引全球優勢人才和教育資源進駐大灣區,通過人才和教育推動大灣區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教勝地;第三,加強企業和教育資源的深度交流,尤其是職業教育要引入“雙元制”制度,面向有需求的教學,做到從學校到工作的無縫連接。

有創業者向記者表示,在大灣區,能快速地招到頂尖的人才,同時又有很好的供應鏈來配套,借此可以很快地把理念及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和產品力,對於科創初創企業來說,是最優的選擇。

不負重托,粵港澳三地攜手奮進,一個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國際灣區正在加快形成,必將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發展成就的新名片!

記者觀察丨加強基礎研究 擦亮“全球科創高地”金名片

放眼世界經濟版圖,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這些世界級灣區都是科技創新的領頭羊,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方向。

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產業配套、人才、資金等多方面占優,但在基礎研究方面存在短板。近年來大灣區個別明星企業發展遭遇困境,深層次原因正是基礎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研究亟待加強。當前,全球科技競爭不斷向基礎科學研究前移,基礎科學研究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要真正成為全球科創高地,聚焦科學突破是關鍵所在,要在源頭上解決“卡脖子”問題,基礎研究是根本、是源頭,是不可或缺的必備保障。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目前,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為脊樑的大灣區創新資源集聚空間格局初步形成,廣東擁有以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為引領的實驗室體系,已建成運營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批高水準創新研究院相繼落戶,形成良好的資源集聚效應,基礎研究取得長足進步。

在不久前召開的2022年廣東省兩會提出,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畫,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加快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提升“從0到1”的基礎研究能力,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加強基礎研究,做好統籌佈局和頂層設計至關重要。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有更加長遠的眼光和規劃,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要避免短期的政績規劃傾向,把基礎學科、基礎研究做扎實。基礎研究著眼長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恆抓,一步一個腳印走。

加強基礎研究,還要想辦法激發主體活力。要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給一點寬鬆,給一點寬容,包括坐了幾年冷板凳還出不了成果,也應該寬容,要寬容失敗。鼓勵粵港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合作研究,掃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間人才流動的制度障礙,支援企業承擔國家科研項目,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金向企業投入。

粵港澳大灣區還應該協同、均衡發展,科技創新鏈條很長,各地應該進行適當分工發展,加速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科學資料、動物模型實驗平臺等創新資源互聯互通與開放共用。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非常媒體 Veri-Media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

 
Veri-Media
  • 本文由 Veri-Media 發表于 18 2 月, 2022 11:11:5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s://veri-media.io/2022/18/11/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