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0, 2024

新一輪強勢美元週期將帶來哪些意外影響?

自去年二季度末以來,美元指數從90點位一路狂飆到最近110左右,15個月上漲超過20%。

進入9月,美元指數持續走強。9月19日盤中,美元指數再次突破110關口,維持在20年高點附近。

從歷史經驗和當前形勢判斷,美元匯率正在新一輪的升值長週期當中。

對美國來說,美元走強意味著進口商品價格下降,有助於遏制其國內通脹,但強勢美元有可能會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勢頭,並放大全球央行的通脹難題,帶來一系列意外的影響。

美聯儲加息為直接原因

此輪美元指數創新高的直接原因是美聯儲開啟激進加息週期來遏制通貨膨脹。

“美聯儲加息步伐持續超預期是此輪美元強勢的主要原因。去年11月末,鮑威爾首次公開表示放棄‘暫時性通脹’的表述,而市場資金仍沉浸在‘無上限量化寬鬆’的預期之中;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連續加息四次,且加息幅度從單次25基點擴大至75基點,而市場資金對今年加息總次數的預期不斷被動調整:從兩次增加至三次,又從三次增加至五次、六次,當下最新預期是全年加息七次。”ATFX亞太區首席分析師林銘添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譚小芬與繆宇的《美元指數創新高:原因及影響》一文還提出,美國經濟復蘇情況更優、市場避險情緒加大以及非美貨幣疲軟也是美元創新高的推動因素。

東吳證券分析師李勇和陳伯銘稱,從歷史上看,1985年以來,美元指數共歷經四次起落完整的週期,美元目前正處於第四波衝擊中,且本輪衝擊剛剛開始。

兩位分析師梳理了四次起落完整的週期:第一波衝擊(1985年-1987年)始于高利率和美國財政赤字使美元指數抬升;第二波衝擊(2000年-2004年)亞洲金融危機和美聯儲加息使美元指數抬升;第三波衝擊(2014年-2018年)美國經濟強勢復蘇,資金回流,美元指數抬升;第四波衝擊(2021年至今)基本面美強歐弱,俄烏衝突背景下的能源危機中斷了歐洲追美步伐,美聯儲加息週期大幅領先歐、日,美元指數第四波衝擊來襲。

兩位分析師稱,通過觀察歷次美元指數衝擊的形狀,美元指數走強持續時間大約需要五六年,因而,第四波美元指數衝擊才剛剛開始,至2023年上半年開始回檔,至2024年年初繼續上升。

ATFX將2014年的美元強勢階段和今年的美元強勢階段合二為一,它們同屬於2008年3月份之後美元強勢週期。“我們認為正處於美元指數的第三個強勢週期之中。每一輪美元強勢週期都是美國轉嫁國內風險的動盪期。2022年美元強勢階段最大的特點是伴隨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局部性的俄烏衝突,引發全球供應鏈緊張及運輸等問題,並因糧食和能源價格飊升所導致通脹高企”。

在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看來,本輪美元上漲的規模、強度、持續性都不多見。“本輪美元指數始於2021年二季度末,美元指數從90點位一路狂飆到最近110左右,15個月狂飆超過20%,且同期對全世界絕大部分主權貨幣都實現了超速升值”。

“進入本輪美元週期,全球美元體系經歷了深刻調整,華爾街著名機構破產重組、美國金融監管加速構建宏觀審慎框架,美元體系內在架構重新鋪設,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始走下坡路,許多國家啟動了儲備貨幣體系去美元化;包括人民幣、歐元在內的其他主權貨幣開始全面崛起。美元體系週期性波動還孕育了加密貨幣體系,歐美日韓等國科技巨頭開始嘗試用技術手段替代部分美元體系,區塊鏈的貨幣應用逐漸在全球方興未艾。但由於主權貨幣具有國家安全職能不可替代,外加加密貨幣與加密資產很難厘清導致歐美等地監管嚴重缺位引發各種系統性風險,這場從矽谷賽博朋克電子幣開端的加密貨幣革命美元體系的運動終於還是崩塌了。這些都是本輪美元週期的新現象新問題,其背後有著極為深刻的新國際金融與全球策略理論支撐。”陳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

對美國來說,美元走強意味著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可以提高美國人的相對購買力,也有助於遏制國內通脹。

但由於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居於重要地位,美元走強也可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首先,全球多家央行正競相收緊貨幣政策,試圖遏制通貨膨脹,但美元上漲加大了這些央行抗擊通脹的難度。

美國《華爾街日報》就報導稱,美元節節攀升令全球經濟“危機四伏”,美元飆升有可能會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勢頭。

其次,從前兩輪強勢美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看,美元走強時期往往是新興經濟體的風險高發期,如1982年-1985年拉美地區爆發債務危機、1994年-2001年間,墨西哥、東南亞、韓國、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先後爆發金融危機。

世界銀行網站在8月發表的一篇博文討論了強勢美元影響新興市場的三種方式,該文表示,美元一路高歌猛進,將令新興市場主權債務空間進一步承壓、國內經濟放緩、貿易出現難題。

第三,對產業鏈佈局產生負面影響。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美元飆漲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各國或各貨幣實體區域貨幣政策的調整,乃至應對性變化以維護自身經濟的平穩運行,同時也會對全球貿易格局與產業格局、供應鏈帶來重大影響,但並不意味著貨幣戰爭危機將至。

陳佳也稱,單就美元指數加速飆升的效應來說,其對全球經濟尤其是產業鏈佈局有強烈的負面影響。回顧上世紀80年代,美元指數從初期的85點位狂飆到中期的160,超強的美元對全球貿易平衡的破壞性無以復加。最終,在工業國家集體干預匯市的大背景下,美國將強勢美元外溢效應的原因強加給新興產業鏈國家,尤其是強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美元指數最終在1988年回到了90左右。但代價高昂,日本經濟泡沫被強行擠破,從此深陷流動性陷阱,其後三十多年再也沒能回到高速增長區間;日本引以為傲的製造業產業鏈也逐漸退出全球霸主寶座,之後被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漸次取代。自此,日本經濟成長作為美元體系穩定的代價這個教訓進入主流國際經濟學教材,成為國際金融經典案例。這些年來每當發展中國家匯率出現波動,有識之士就反復提示國際政界商界要汲取日本教訓,審慎應對美元體系的隱形衝擊。

第四,或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

林銘添認為,每一輪美元強勢週期都是美國轉嫁國內風險的動盪期。本輪美元強勢階段同樣會造成風險外溢,目前看來,歐洲地區特別是歐元區最有可能成為美國轉嫁風險的主要對象。今年6月份,歐元對美元匯率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穿平價線,英鎊兌美元也同樣下滑,比當時英國準備離歐的時候期更低,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俄烏衝突和能源危機繼續襲擾歐洲經濟,且歐央行和英國央行盲目跟隨美聯儲激進加息的話,歐元對美元及英鎊對美元匯率或將進一步承壓下行。延續下一輪,有可能將會蔓延至新興市場國家使它們的匯率大幅貶值和債務違約問題,這些問題或直卷全球股票市場出現動盪。

目前,美元上漲並未到頭。

本週四,美聯儲公佈利率決議,或將支撐美元繼續走強。“主流預期認為加息75基點概率最高。如果加息幅度達到100基點,則美聯儲貨幣政策將再超預期,美元指數或繼續維持強勢狀態。”林銘添表示。

林銘添稱,從長週期來看,美國核心CPI回落至3%以內,綜合CPI回落至5%以內,美聯儲將失去繼續激進加息的理由,強勢美元也將告一段落。不過,金融市場交易預期,美元指數價格走勢的轉捩點要比經濟資料的拐點更早來臨。當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完全可預期之後,美元指數大概率將失去持續上漲的動力。能源、食品、新車/二手車是決定美國CPI走向的核心因素。目前看來,以WTI為代表的能源價格持續低於90美元,但天然氣價格因為北溪管道問題居高不下;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由於廣泛乾旱的原因仍處於相對高位;汽車“晶片荒”問題雖有改善但並未完全解決,車企漲價潮仍將延續。據此判斷,年底之前將較難看到美元指數出現實質性回落。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Related Articles

Stay Connected

628,632FansLike
13,288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

Translate »